生物潔凈室
生物潔凈室
與主要控制灰塵的潔凈室所不同的是:生物潔凈室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微生物,無菌手術室和無菌病房都屬于生物潔凈室。
生物潔凈室技術在中國的起步,較國外晚了十多年。七十年代末,一些制藥廠對原有空調系統進行了改造,開始采用高效空氣過濾器作為空調送風系統的末端,以代替原有的過濾器或甘油紗布罩等。上海醫藥工業設計院、哈爾濱建工學院及有關制藥廠等單位在此時期先后在上海第四、第七制藥廠、鎮江制藥廠采用了生物潔凈室技術。
自從約30年前,第一批潔凈室用于制藥醫療以來,潔凈室技術百花齊放,潔凈生產環境五彩繽紛。潔凈室技術的典型應用始于制藥、醫療、化工、精密機械制造、光學、微電子,當今潔凈室已改頭換面,并延伸應用到越來越多新興的工業部門,如微系統技術、生物技術、食品、化妝品等領域也逐漸開始應用各種級別的潔凈室。
近年來我國醫藥行業蓬勃發展;GMP即《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是當今國際制藥行業公認的藥品生產和質量管理的基本準則。體現了對藥品生產全過程的控制要求,對生產中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基本控制要求,其中“生產環境”要靠潔凈技術來保證。
空氣凈化消毒技術
1.1 通風:
1.2 過濾:
1.3 化學消毒:
1.4 臭氧消毒
1.5 紫外線(UVC)消毒技術
1.6 高壓靜電吸附
認識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見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總稱。它們是一些個體微小(<0.1mm)、構造簡單的低等生物,包括屬于原核類的細菌、放線菌、支原體、立克次氏體、衣原體和藍細菌(過去稱藍藻或藍綠藻),屬于真核類的真茵(酵母茵和霉菌)、原生動物和顯微藻類,以及局于非細胞類的病毒、類病毒和阮病毒等。
微生物千姿百態,有些是腐敗性的,即引起食品氣味和組織結構發生不良變化。當然有些微生物是有益的,它們可用來生產如奶酪,面包,泡菜,啤酒和葡萄酒。微生物非常小,必須通過顯微鏡放大約1000 倍才能看到。
微生物由于其體形都極其微小,因而具有以下五個共性:
①體積小,面積大;
②吸收多,轉化快;
③生長旺,繁殖快;
④適應強,易變異;
⑤分布廣,種類多。
微生物的危害
在很早以前,人們經常得一些奇怪的病,而使人們死亡。當時人類還搞不清楚患這些病的原因。經過無數科學家的艱苦努力的工作,終于找到了真正的殺人兇手,它就是細菌。人們研究后得知,結核病是結核桿菌引起的;霍亂病就是霍亂病菌引起的;而白喉的病原菌是白喉桿菌引起的;像傷寒、破傷風、肺炎、腦膜炎等傳染病都細菌在作亂。
細菌之所以使人患病是因為它具備兩種武器,第一種是:有的病菌侵入人體后,就在人體的組織里繁殖和擴散,有時它還侵入血管,在血液里大量繁殖,然后運動到一定的組織器官危害人類的生命;第二種武器是它在人體內可以產生毒素。隨著病菌在人體內的大量繁殖,毒素越積越多,最后使人陷于中毒的狀態,毒素麻痹了心臟,毒害了腦組織,最終致人死亡。
控制微生物的關鍵
充分認識微生物的危害性,防止食品受到細菌污染;控制環境條件,抑制有害細菌繁殖和產生毒素;采用合適的滅菌措施殺火保健食品原料、貯運、加工和貯藏過程中的有害細菌和破壞其產生的毒素。
藥品生產所用的各種原料必須符合國家相應的衛生要求及有關規定。生產過程中,盡量采用機械化、管道化和密閉化,保持生產環境潔凈無塵,通風良好,溫度不應過高,防霉、防蟲(鼠),防塵設施符合要求。
藥品生產所用工具、設備設計合理,表面光潔,不存在積垢和無法清除的死角,便于清洗和消毒。原料、半成品、成品嚴格分開,防止食品原料對產品的污染,控制食品貯運過程的溫度,不得與其他貨物同車運輸,防止交叉污染。
藥品生產經營人員每年必須進行健康檢查,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參加工作;進入生產車間必須穿戴清潔的工作服、帽、鞋,并做好手的清洗與消毒工作。作為保健食品技術人員應掌握抑制各種致病菌生長、繁殖的措施,控制與細菌生長繁殖密切的技術參數,這對預防和控制細菌性危害十分關鍵。
潔凈室的微生物控制
醫藥廠房潔凈室關鍵技術主要在于控制塵埃和微生物,作為污染物質,微生物是醫藥廠房潔凈室環境控制的重中之重。醫藥廠房潔凈區的設備、管道內積聚的污染物質,可以直接污染藥品,卻毫不影響潔凈度檢測,所以我們說:GMP需要空氣凈化技術,而空氣凈化技術不代表GMP!潔凈度等級不適用于表征懸浮粒子的物理性、化學性、放射性和生命性。不熟悉藥品生產工藝和過程,不了解造成污染的原因和污染物質積聚的場所,不掌握清除污染物質的方法和評價標準,以為潔凈度滿足要求的潔凈室就能生產出高質量藥品是GMP認識上的一大誤區。
潔凈室工作人員衛生
高度潔凈環境中工作人員衛生的重要性,是怎么強調也不為過的。可是有關人員衛生的各種規定與建議,并不是總能被很好的理解,盡管有些是非常基本的規則。與污染擴散最直接相關的是材料和部件的搬運等,因此,必須經常洗手。特別是咳嗽、打噴嚏、上廁所、吸煙(包括使用鼻煙)之后,以及休息后返回工作之前,都要洗手。手在接觸受污染的材料和動物后,也應當徹底清洗。根據具體的潔凈要求,在有些情況下,使用電話和計算機后也要洗手。這都是好的做法。
對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相關人員的衛生要求,可總結如下:
⒈ 每一個人員應對自己個人的清潔衛生負責。
⒉ 應對每一個與藥品生產管理規范工作相關的人員,進行個人衛生的教育和培訓。
⒊ 人員是潔凈生產區主要的污染源之一。
⒋ 從人體脫落的表皮細胞是“死”粒子,但上面常常沾有細菌及其他微生物,因此人員要避 免接觸設備和產品。
⒌ 除定期進行盆浴或淋浴外,還應定期洗頭。從衛生觀點看,更提倡淋浴。
⒍ 包括胡須在內的所有毛發,都要用毛發護具全部遮蓋住。
⒎ 手是一大污染源,手是將污染物從一處傳到另一處的罪魁禍首之一。因此,要特別注意手的衛生,尤其是指甲、指甲根部和手上的傷處。
⒏ 嘴也是一個主要污染源,因此好的口腔衛生到頭重要。在潔凈室內應盡量避免喊叫或提高說話的聲音;也要盡量避免咳嗽和打噴嚏,如果實在避免不了,就避開工作區。
⒐ 在高度潔凈區域工作的人員,應健康狀況良好。
Copyright@2011 www.wlbas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09193512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