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質量體系建設--對廠房、凈化車間、空調凈化系統的要求部分
目錄
1、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現場核查對體外診斷試劑 對廠房、凈化車間、空調凈化系統 的
要求.....................................................................................................................................................1
2、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如何籌建凈化車間.............................................................................. 2
A、策劃階段:...........................................................................................................................2
B、施工階段...............................................................................................................................3
C、驗收階段...............................................................................................................................3
D、驗證階段...............................................................................................................................3
E、投入使用階段.......................................................................................................................3
3、廠房籌建所需了解與掌握的相關標準與參考文件.................................................................. 3
4、醫療器械潔凈室(區)檢查要點指南(2013 版)................................................................. 4
4.1 現場觀察企業生產、檢驗潔凈室(區)環境................................................................. 4
4.2.查閱企業潔凈室(區)有關的管理文件、記錄............................................................ 6
1、醫療器械質量管理體系現場核查對體外診斷試劑 對廠房、凈化車間、空調凈化系統 的
要求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關于發布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公告(2014年第 64號)
http://www.sda.gov.cn/WS01/CL0087/111642.html
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關于印發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現場檢查指導原則等 4 個指導原則
的通知食藥監械監〔2015〕218號
http://www.sda.gov.cn/WS01/CL0845/130869.html
附件 4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體外診斷試劑現場檢查指導原則
《醫療器械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體外診斷試劑現場檢查指導原則》有明確的條款要求。
酶聯免疫吸附試驗試劑、免疫熒光試劑、免疫發光試劑、聚合酶鏈反應(PCR)試劑、金標
試劑、干化學法試劑、細胞培養基、校準品與質控品、酶類、抗原、抗體和其他活性類組分
的配制及分裝等產品的配液、包被、分裝、點膜、干燥、切割、貼膜以及內包裝等,生產區
域應當不低于100,000級潔凈度級別。
陰性或陽性血清、質粒或血液制品等的處理操作,生產區域應當不低于 10,000 級潔凈度級
別,并應當與相鄰區域保持相對負壓。
無菌物料等分裝處理操作,操作區域應當符合局部100 級潔凈度級別。
普通類化學試劑的生產應當在清潔環境中進行。
生產激素類、操作有致病性病原體或芽胞菌制品的,應當使用單獨的空氣凈化系統,與相鄰
區域保持負壓,排出的空氣不能循環使用。
現場查看生產激素類、操作有致病性病原體、芽胞菌制品的區域與其他類產品生產區域是
否嚴格分開。如系多樓層建筑,在同一生產層面與其他一般品種的生產線不能共用物料通
道、人員通道、包裝線等,防止產品交叉污染。
現場查看是否為獨立的空氣凈化系統,排出的空氣不能循環使用。
現場查看壓差表,是否與相鄰區域保持負壓。
生產聚合酶鏈反應(PCR)試劑的,其生產和檢驗應當在獨立的建筑物或空間內,保證空氣
不直接聯通,防止擴增時形成的氣溶膠造成交叉污染。生產聚合酶鏈反應(PCR)試劑的,
其生產和質檢的器具不得混用,用后應嚴格清洗和消毒。
對生產環境沒有空氣凈化要求的體外診斷試劑,應當在清潔環境內進行生產。
清潔條件的基本要求:要有防塵、通風、防止昆蟲或其他動物以及異物混入等措施;人流、
物流分開,人員進入生產車間前應當有換鞋、更衣、佩戴口罩和帽子、洗手、手消毒等清
潔措施;生產場地的地面應當便于清潔,墻、頂部應平整、光滑,無顆粒物脫落;操作臺
應當光滑、平整、無縫隙、耐腐蝕,便于清洗、消毒;應當對生產區域進行定期清潔、清
洗和消毒;應當根據生產要求對生產車間的溫濕度進行控制。
其中,以上條款明確了不同 IVD產品各自對生產環境的特殊要求。
2、體外診斷試劑生產企業如何籌建凈化車間
A、策劃階段:
A.1必須明確自身產品對生產環境的法規要求與產品質量要求。
不同廠家需根據自身擬注冊申報產品項目以及后期可能持續開發的產品項目對生產環境的
要求來進行合理設計凈化車間。
A.2必須明確產品生產的工藝流程以及設備需求。通過工藝流程來進行合理的設計各個功能
區域的布局圖,根據設備的需求,設計設備的平面布局圖。這樣能夠保證日后的生產活動能
夠正常進行。根據預期,租賃相當面積的廠房。
A.3找具有資質的凈化廠房設計及施工的公司來進行廠房設計。最好是有成功案例的,必要
情況下實地現場考察客戶對其的評價或建議。讓設計公司根據企業的需求,設計基本的布局
圖。
A.4找藥監部門或有經驗的專家對設計圖進行審核。主要結合產品的特點以及法規的要求,
對設計圖紙進行審核,提出合理性的修改意見,也避免后期體考現場核查時出現過多的廠房
設計缺陷。
A.5當然,作為一個生產企業,在圖紙設計時,不能僅僅考慮生產車間,其它功能區域均得
考慮,布局合理,空間大小合理,特別是倉庫區域。質檢區:微生物檢測區域、理化實驗室
等,研發區域:各類實驗室(稱量、配液、檢測、分析、穩定性考察等,需結合產品研發實
際需求,倉儲區域(成品庫、冷藏庫、原輔料庫、包裝材料庫、化學試劑庫、標簽庫、危險
品庫等),辦公區域等。
A.6廠房整體設計,還需考慮消防安全以及生產經驗或研發過程中的環境、健康與安全方面
的因素。
A.7廠房設計,幾大公共系統需得重點關注:不同生產車間用空調凈化系統、微生物實驗室
空調凈化系統、工藝用水制備系統及其分配、其它區域空調系統等。
B、施工階段
B.1 施工階段,需有專人對施工現場進行監督、控制。此目的主要是為了確保施工費按照設
計圖紙進行施工,協調處理施工相關各方的事宜,同時確保施工質量與進度。若施工過程有
需要進行修改的內容,需對設計進行變更,形成必要的記錄。
B.2 施工過程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避免到施工結束驗收時才發現大量的問題。
B.3 施工階段,同步開展生產檢驗研發各類設備的選購、辦公設備家具的選購、實驗室各類
實驗工作臺以及實驗室用試劑柜的選購。并在過程中進行安裝,調試。
B.4 施工過程,重點把握幾個公共系統的施工情況以及凈化車間的施工情況。檢查施工方是
否按照設計圖紙施工、是否形成必要的過程記錄,例如:施工用材質證明文件、隔墻劃線放
樣定位記錄、吊頂記錄、管線隱蔽工程系統封閉記錄、材質驗收記錄、空調系統風管制作、
清潔、檢漏、安裝記錄、高效過濾器檢漏記錄;工藝用水系統的設計、安裝情況。
C、驗收階段
C.1 驗收階段重點驗收幾個公共系統的運行情況以及凈化車間的整體施工質量。對各個設備
進行單機運行測試、系統聯合運轉測試、確保空調系統的送風量、回風量、新風量達到要求。
對工藝用水系統進行運行測試,確保系統正常運行、各用水點取樣點分布合理、管道材質與
流向符合要求、管道安裝合理等。
C.2 做好清潔衛生。對整個廠房特別是凈化車間進行清潔,做好衛生。對各個凈化區域進行
必要的環境檢測與調試,確保設備與系統運行的正常,確保潔凈區的環境符合要求,
D、驗證階段
D.1 第三方驗證。整體再清潔后,請第三方環境檢測單位對潔凈區域進行檢定,驗證其達到
基本的設計要求。
D.2 內部驗證與確認。做好前期的方案設計,檢驗設備的采購與計量檢定。對整個廠房、各
大系統、設備進行驗證與確認。確保符合公司質量管理的要求。
D.3 對不符合項進行整改與確認。
E、投入使用階段
建立完善各類管理制度與記錄,按照質量管理體系關于廠房、設施、設備的要求進行管理控
制。
3、廠房籌建所需了解與掌握的相關標準與參考文件
《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43-2002)、《潔凈廠房設計規范》(GB50073-2001)
4、醫療器械潔凈室(區)檢查要點指南(2013 版)
4.1現場觀察企業生產、檢驗潔凈室(區)環境
(1)潔凈室(區)內人流、物流走向是否交叉。
(2)進入一更是否進行換鞋、脫外衣,洗手,是否設置感應龍頭、長把龍頭或腳踏
開關龍頭、是否設置烘干器,是否設置門檔和防昆蟲設施,是否張貼洗手步驟。
(3)進入二更是否進行穿潔凈工作服(鞋)或無菌工作服(鞋)、口罩、帽子、手消
毒。手消毒劑是否定期更換,以防止產生耐藥菌種。
(4)二更是否設置整衣鏡、方便穿潔凈工作服或無菌工作服設施,是否張貼更衣流程。
是否設置存衣、掛衣設施。二更中暫存的潔凈工作服和工作帽是否有防污染措施。潔凈工作
服和工作帽是否有效遮蓋內衣、毛發;對于無菌工作服還能包蓋腳部,并能阻留人體脫落物。
一更使用的鞋是否與潔凈室(區)使用的鞋有效分隔。
(5)是否設置緩沖間或風淋室,潔凈室(區)工作人員超過 5 人的,風淋室旁是否
設置旁通門。風淋室是否有防止門同時開啟的措施。
(6)潔凈室(區)內工作人員是否穿拖鞋,化妝及佩戴飾物等,是否將個人物品帶
入潔凈室(區)。
(7)潔凈室(區)內是否設置潔具間、洗衣間、工位器具間以及中間庫等輔助功能
間。洗衣間是否布置了整衣晾衣區域,是否具備了潔凈工作服或無菌工作服消毒滅菌措施,
是否確定了潔凈工作服或無菌工作服存放方式。洗衣間洗衣設施配備是否合理,以滿足洗衣、
洗鞋需求。衣服和鞋是否分別清洗。不同潔凈度級別潔凈室(區)使用的潔凈工作服或無菌
工作服是否定期在規定級別潔凈環境中分別清洗、干燥、整理和保存,并區別使用。潔凈工
作服和無菌工作服清洗是否按要求使用工藝用水。
(8)潔具間、洗衣間、工位器具間以及需要使用工藝用水的功能間是否設置了必要
的水路管道、水池,是否標識工藝用水的種類和流向。是否設置地漏(萬級及以上潔凈室(區)
不宜設置地漏),地漏是否具有防倒灌措施。地漏是否及時清潔、消毒。
(9)是否設置了與產品生產工藝相對應的專用功能間或區域,如注塑間、干燥間等,
其送回風管理和配置的設備是否符合法規、標準規定和工藝的要求,必要時是否設置了緩沖
間或氣閘室。注塑間內是否設置了模具存放區域,并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10)是否設置了物料入口,入口處是否采用風淋或傳遞窗,是否進行凈化處理,是
否有防止窗同時開啟的措施,門窗是否密封良好。
(11)潔凈室(區)內是否設置了獨立的成品出口。
(12)生產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對于新建實驗室的,生產企業是否分別
建立萬級下局部100 級的無菌檢驗室、微生物限度室和陽性對照室(包括人流、物流相對獨
立)。對于實驗室改造中確有較大難度的,無菌檢驗室、微生物限度室可共用(但應進行清
場),陽性對照室應配備百級潔凈工作臺;陽性對照室如處于非受控環境,應提供驗證資料,
并配備生物安全柜。生產體外診斷試劑的生產企業是否建立了微生物實驗室,用于環境和水
質監測。
(13)潔凈室(區)的墻面、地面、頂棚表面是否平整、光滑、無裂縫,無霉跡,各
接口處是否嚴密,無顆粒物脫落,不易積塵,便于清潔,耐受清洗和消毒。潔凈室(區)內
的管道、墻上設施與墻壁或頂棚接觸部位是否密封。
(14)潔凈室(區)內是否使用無脫落物、易清洗、消毒的清潔衛生工具。
(15)潔凈室(區)內不同潔凈度功能間之間,門的開啟是否向著潔凈度級別高的方
向,門是否密封良好。潔凈室(區)內回風口是否被遮擋。
(16)潔凈室(區)內是否設置了安全門,是否具有敲擊工具。
(17)潔凈室(區)內是否使用漆面或木質材質物品。操作臺是否光滑、平整、無縫
隙、不脫落塵粒和纖維、不易積塵并便于清洗消毒。
(18)相鄰不同潔凈級別功能間之間是否設置了壓差表,壓差表是否貼有計量校準標
識。壓差表零點精度是否符合要求。相同潔凈度級別潔凈室(區)間的壓差梯度是否合理。
(19)潔凈室(區)內是否合理設置了溫濕度計,是否貼有計量校準標識。
(20)潔凈室(區)內是否設置了空氣消毒裝置,如設置紫外線燈,是否設置總開關。
紫外線燈管是否定期更換。
(21)產品生產工藝需要使用工藝用氣的,是否設置了工藝用氣通道,工藝用氣通道
是否設置了凈化處理裝置,空氣壓縮機是否能有效防護。
(22)潔凈室(區)內特殊生產工序需要 100級潔凈環境的,是否配備層流罩、潔凈
工作臺等設備。體外診斷試劑陽性物質處理是否在萬級環境下陽性間進行,并配備生物安全
柜。陽性間是否具備滅活設施、原位消毒設施,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不得對潔凈環境造成污染,
對于進行危險度二級及以上的病原體操作的,空氣是否經除菌過濾后排出。
(23)是否配置了潔凈室(區)環境監測設備及配套用實驗用設備,如塵埃粒子計數
器、風量罩或風速儀、以及用于沉降菌或浮游菌檢測的培養箱(培養細菌或真菌、霉菌)設
備和培養皿、配制所用試劑等。
(24)空調機組設置是否合理,壓差表是否進行計量校準,是否標明初、中效位置及氣
流走向。使用臭氧方式進行環境消毒的,是否配置臭氧發生器。對于有干燥要求的,是否配
置除濕設備。
(25)不同空氣潔凈級別區域之間的物料傳遞如采用傳送帶時,是否進行分段傳送。
4.2.查閱企業潔凈室(區)有關的管理文件、記錄
(1)是否提供了潔凈室(區)平面圖,是否與實際情況一致,是否標識了不同產品、
不同工序對應的潔凈環境,是否避免了人流物流交叉。
(2)是否制定了人員衛生管理規定。
(3)是否提供了工作人員進出潔凈室(區)的記錄,當外來人員檢查或參觀時,是否
提供了人員登記記錄。
(4)是否提供了第三方體檢機構出具的潔凈室(區)工作人員定期體檢證明,以控制
特殊疾患人員進入潔凈室(區)直接接觸產品。
(5)是否提供了潔凈室(區)工作人員手消毒記錄。
(6)是否提供了潔凈室(區)工作人員手細菌總數的檢測記錄。
(7)是否對進行潔凈室(區)內工作人員進行了微生物知識等方面的培訓,是否保留
培訓記錄。
(8)是否制定了物料凈化管理規定。
(9)是否制定了潔凈(無菌)工作服管理規定。
(10)是否提供了潔凈(無菌)工作服清洗、消毒滅菌記錄。
(11)是否制定了潔凈室(區)衛生管理規定,包括設備、工裝模具及工位器具清潔存
放規定;操作臺、場地、墻壁、頂棚清潔規定以及清潔工具的清潔及存放規定;消毒劑選擇、
使用的管理規定;空氣消毒規定;清場管理規定以及潔凈環境日常監測管理規定等。
(12)是否提供了工位器具清洗、消毒滅菌記錄。
(13)是否提供了潔凈室(區)衛生清潔記錄。
(14)是否提供了潔凈室(區)空氣消毒記錄。
(15)使用紫外線燈進行潔凈環境消毒的,是否提供了紫外線燈使用記錄。
(16)是否提供了潔凈環境清場記錄。
(17)是否提供了潔凈室(區)沉降菌(或浮游菌)監測布點圖。
(18)是否提供了潔凈環境日常監測記錄。
(19)如果空調系統不是連續開啟,是否提供了空調系統開關時間和潔凈室(區)使用
時間的記錄。
(20)是否提供了工藝用氣檢測記錄。
(21)是否提供了潔凈環境第三方檢驗機構監測記錄、檢測設備計量證書。
(22)是否提供了空調機組中效清洗、高效更換、壓差監測等維護記錄。
5、初步建立的相關的體現文件、記錄清單
文件名稱 文件編號
1. 沉降菌檢測標準操作規程
2. 潔凈區塵埃粒子數測定的操作方法
3. 風速、風量測定及換氣次數的操作規程
4. 潔凈區浮游菌測定標準操作規程
5. 潔凈區環境監測管理制度
6. 驗證管理制度
7.
文件名稱 記錄編號
8. 培養基配制記錄
9. 潔凈室沉降菌數監測記錄及報告
10. 潔凈室浮游菌數監測記錄及報告
11. 潔凈室塵埃粒子數檢測記錄及報告
12. 風速檢測記錄及報告
13.
Copyright@2011 www.wlbase.cn All Rights Reserved. 粵ICP備09193512號-3